并非主教练!东帝汶“肆意撒野”,国足俊才们委屈:他,难逃谴责

作者:24直播网

除了胜利,一无是处!

这就是国足U23险胜东帝汶后,媒体给球队相对“中肯、好听”的评价。

赛前,几乎可以断定,国足U23肯定会大胜对手,这一点就连央视都在热议“刷净胜球”的问题。而且过程,也会摧枯拉朽,呈碾压之势。

但是万万没想到,比赛虽然赢了,却是以大家意想不到的过程险胜对手。

整个上半场,国足U23利用主场和实力上的优势,再加上现场球迷不遗余力的呐喊,牢牢占据场上的主动权。

可遗憾的是,雷声大雨点小,空有控球优势,却很难打出真正威胁对手球门的配合。而东帝汶的防守反击,却执行得有声有色。一直持续到第41分钟,国足U23才由对手的一次失误,拜合拉木门前补射打破僵局。随后,王钰栋反击扩大比分。

比赛进行到这里,大家的心终于踏踏实实的放下了,并且也会进一步自我安慰:既然已经打开了局面,那么心态和紧绷的神经自然也就放松了下来,下半场只要保持进攻欲望,相信比分会进一步拉开,以此达到刷净胜球的目的。

但是,未曾料想国足U23又给大家送上了“惊喜”!下半场非但没有继续扩大比分,而且还让对手缩小了比分。更尴尬的是,就连上半场得势不得分的场面优势也荡然无存。东帝汶在扳回一城后,无论是气势还是心态,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甚至打起了对攻,并且数次制造破门良机,令国足U23的门前风声鹤唳。

幸运的是,我们守住了比分,险胜对手。

面对这种尴尬的胜利,赛后无论是主教练安东尼奥,还是刘浩帆、王钰栋等几名球员,都表示“很正常”,赛前预料到了比赛会非常困难。

他们的成年国家队,世界排名几乎已经到了200位(195),在各项国际大赛中,也是输多胜少。几乎所有的球队碰到东帝汶,都会被定位成“送分童子、刷净胜球的理想对象”。

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国足的面前,就成了严阵以待的劲旅呢?

我们再次回忆比赛的整个过程,其实东帝汶的战术特别简单,一套541站位几乎贯穿全场。没有特别明显的强力突破点,也没有局部亮眼的配合,只是在认真的执行赛前的部署,即敢于在前场展开逼抢,并且落位于后场防守时,也敢于用强硬的身体对抗,去破坏国足的配合,甚至不惜用犯规阻止,哪怕是给定位球的机会,也绝不让国足踢出流畅的攻势,形成渗透得分。

进攻端没有空间,又没有优秀的爆破点,国足U23的这些俊才们,显得一筹莫展,急躁的心态跃然场上。王钰栋、拜合拉木、胡荷韬等等这些入选成年国足的佼佼者,也显得无所适从。而下半场,随着体能的下降,以及比分的迫近,国足U23的技术细节,临场的阅读比赛能力等等短板,被无限的放大。

那么,我们不禁要问了:究竟是我们太弱了,还是对手太强了?

目前的这支国足U23,可以说就是未来的正印国家队,我们已经派出了最强阵容。而东帝汶的关注度一直不高,虽然说对手是不是主力阵容,我们并不是太清楚,但是他们这支球队能将我们的主力逼成这个狼狈的模样,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。

也许我们一直进步,但是通过赛场的表现来看,对手不仅在进步,而且还是跑步前进!有朝一日,东帝汶会不会成为国足的主要劲敌,谁又敢保证呢?

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?或者说谁该为这种窘境负责?

有朋友说,应该是教练组!因为他们的技战术布置,以及用人方式,直接决定着比赛的走向和结果。

也有朋友说,应该怪俱乐部,因为他们不愿意给年轻球员锻炼的机会。

不管是怪奥东尼奥所在的教练团队,还是指责俱乐部不给年轻球员机会,都有一定的道理。不过,还有一个关键的责任方,那就是我们的足协!

众所周知,在前几年足协经过一系列的改制之后,已经彻底清晰化了各个战线的责任,比如说联赛已经交给相关的中超公司去全权打理,足协不再干预。那么足协主要做什么?主管国家队的赛事,以及青训培养和成长。换句话说,现在的国家各级U字号,就是足协重点把控的任务。

我们的U23发挥如今的这副模样,足协是不是该出来解释一下呢?任务减轻了,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了,但是不能一如既往的和以前一样,无所事事、不管不问吧。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