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鲁蜜报道 在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璀璨灯光秀后,2.3万球迷的呐喊声为年轻的国脚们搭建了舞台,中国U22男足迎来了U23亚洲杯预选赛的首场战役。然而,面对世界排名远低于自己的东帝汶队,中国队虽以2比1取得开门红,却远未能达到预期:对对手实力预估不足,进攻线多次错失良机,防线疏漏不仅造成了失球,甚至差点让对手扳平比分。这支被寄予厚望的U22国足,正式“合体”后的首秀,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。
赛前,舆论普遍将这场比赛视为中国U22男足的“开胃菜”。七年前雅加达亚运会上6比0的大胜记忆,以及本组必须争取净胜球的战略需求,让主帅安东尼奥在赛前发布会上明确表态:“我们尽全力备战,首要目的是晋级决赛阶段”。为此,他祭出4231阵型体系,由王钰栋、拜合拉木、向余望等一众进攻属性强的中前场球员首发,整个排兵布阵的意图非常明显,就是要用压倒性的进攻优势,在对手身上刷进球数据。
预期是美好的,但现实是东帝汶并非中国队想象之中的开胃小菜,反倒更像是一道“硬骨头”。对手的实力虽然远称不上不强大,但绝对没想象中那么弱。
尤其因为连续降雨之后,球场的松软草坪成为额外变量,多次影响球员停球和传球精度。前30分钟,中国队虽控球率高达70%,并且也给对手上了高压,却始终无法敲开对手球门。尤其是想要打出的边路进攻,在内切和传中方面都受到了对手的牵制。拜合拉木的头球被门将扑出,向余望的禁区内切打疵,汪士钦的左路传中直接送给对方门将,一系列失误逐渐让现场球迷的助威声变得焦虑。
从能力上来讲,中国U22男足肯定在对手之上,前场球员在胶着的局面下,不断换位,拜合拉木在中路的威胁显然要高于他在右路。比赛第42分钟,汪士钦开出的右侧任意球造成东帝汶后卫解围失误,拜合拉木在后点敏锐捕捉到二次进攻机会,冷静推射破门改写比分。作为中锋,比起拉边,拜合拉木最后一脚完结工作的执行力显然是更高的。
这个进球也打通了中国队的进攻思路,球队在中场就地反抢成功发动快速转换,王钰栋在反击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技术素养,先是在禁区弧磕球完成过人,随即右脚兜射远角破门。这个集速度、技巧与力量于一体的进球,不仅将比分扩大为2比0,王钰栋模仿姆巴佩的庆祝动作瞬间点燃全场。
易边再战,中国队本应乘胜追击扩大净胜球优势,但足球的戏剧性在此刻显现。第51分钟,向余望面对空门机会后点垫射将球打高,转过头来,东帝汶就利用快速反击由加利·弗雷塔斯扳回一城,比分变成2比1。
这个丢球前后说明了很多问题。首先中国队在几分钟之前,刚有一次被对手打穿中后场的机会,吾米提江在那次防守中也出现失误,随后不得不进行犯规,如果不是刘浩帆也拖在身后,对手就即将形成单刀,吾米提江的犯规也将从黄牌变成红牌。其次,不仅是向余望,包括拜合拉木、蒯纪闻等前场进攻球员,在本场比赛中的进攻端,出现了不少传球失误,也错失了很多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机会,同时也给了对手大转换的机会。第三点,防线太过松懈。对手打进这个球,回防的球员几乎没有做出有效的防守反应。这一点,随后差点让中国U22男足付出惨痛代价。第63分钟,对手在右路配合,中国队的肋部防守空当让对手如入无人之境并内切射门,若非球被李昊扑出,比分就将被扳成2比2平。
说U22国足本场以2比1赢下这场比赛是一场“险胜”一点都不为过。主教练安东尼奥从第75分钟,才开始连续调兵遣将,却始终无法再次改写比分。松软的草皮继续干扰比赛节奏,多名球员在急停变向时出现打滑,影响了进攻流畅性。最终,裁判的终场哨音响起时,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欢呼声中夹杂着些许遗憾。
从战略角度看,三分到手也算是开门红,根据规则,11个小组头名和4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将晋级正赛,接下来对阵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比赛成为弥补净胜球差距的关键。但这场对东帝汶的比赛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:面对密集防守的破局能力不足、关键机会转化率低下,后防线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,都需要在短短三天内在队中解决。
主帅安东尼奥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们没有低估(对手)。赛前准备的时候,我们不断向队员灌输不要小瞧任何对手,我们是认真备战对手的。这场比赛我们配得上胜利,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。我们有一次很明显的机会可能把比分变成3比0,但反过来被对手追成了2比1。每次正式比赛的第一场都不好踢,对手是有备而来。”这场2比1的胜利,肯定是低于外界预期的,但同时也让希望与问题同时显现,也让我们对未来两场比赛在期待中又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